在塑膠科技分公司生產現場,自動導航的AGV小車來回穿梭,有條不紊地輸送著托盤、墊板和塑膠成品;一只只剛下線的塑料殼體流水般地由嶄新的自動傳輸帶傳送到指定位置;碼放這些殼體的是碼垛機器人,靈活地轉動著“手臂”,把塑料殼體按規定垛型精準地碼放在托盤上;殼體最終的歸宿是立體倉庫,上下數層,出入庫全部機械化操作?,F場整潔規范,物品擺放有序,員工精神飽滿。智能化、自動化、現代化,一個雖規模不大,卻充滿朝氣和活力,正揚帆奮進、高質量發展的優秀塑膠生產企業呈現在面前。
完成從市區到徐水產業園區主體搬遷,塑膠科技分公司用了一年零八個月的時間。公司的搬遷,可不像挪一棵樹那么簡單,這是一個借搬遷之機實現整體再造的過程,搬遷后的分公司無論科技、工藝技術、生產、管理還是質量、安全、環保、市場,都實現了脫胎換骨般的飛躍提升,為今后更有效地參與市場競爭,進一步鞏固華北地區塑膠生產龍頭企業地位,走向全國乃至世界市場打下了更為牢固的基礎。
黨建引領,凝心聚力謀發展
黨建引領,是塑膠科技分公司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對于黨建工作,分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張志軍在班子動員會上的發言擲地有聲:“黨建工作是第一要務,我們必須做好員工思想政治工作,打造一支強有力的黨員隊伍,凝心聚力提高認識,明確目標鼓足干勁,做出成績共謀發展?!?span>
面對搬遷后的新發展機遇,張志軍帶領黨政領導班子貫徹執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集團公司戰略發展綱要,秉承新發展理念,審時度勢,搶抓機遇,以黨支部為堅強后盾,成立搬遷項目組,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領頭雁”作用,推動分公司發展進入了“快車道”。
分公司共產黨員、勞動模范耿會廣常說:“黨員就是要沖在第一線,干在第一線”。這是耿會廣也是分公司全體黨員的莊嚴承諾,他們一諾千金,在分公司急難險重任務來臨時,用實際行動踐行諾言,奮勇爭先。2020年初耿會廣帶領機電維修黨員突出隊冒零下15度嚴寒搶修冷卻塔的事跡,至今還在分公司傳頌。分公司黨員干部就是靠著這種不怕吃苦、無私奉獻精神,帶領員工成功實現了分公司搬遷,完成了數十臺老舊設備更新改造,建成了現代化造粒車間,開展了數十項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拿下了美團小藥箱和生鮮周轉筐、阿里盒馬集市套疊筐項目的配套權,他們用實際行動書寫了塑膠科技分公司高質量發展的絢麗篇章。
賬務管理,降本增效強活力
分公司總會計師周紅說話輕聲細氣,看起來柔弱,工作起來卻有鐵腕。在她帶領下,財務部加強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及內部控制規范運行工作,重點梳理公司存貨狀況,確保公司資產狀況良好;強化資產管理,梳理內部業務流程,確保資產不流失;搞好決算管理,按期進行分析監督,對預算進度情況及時跟蹤,2020年實現外銷收入1.72億,超額完成了收入指標;開展成本費用和成本工程項目管控工作,實施成本管控項目13項和成本工程項目3項,累計節約700余萬元;推行承兌匯票支付制度,2020年對外支付承兌匯票6500萬元,節省財務費用約57萬元;加強資金運營管理管控,有效降低了財務費用;稅務管理業績出彩,充分利用原殘疾人工資所得稅優惠政策和技術研發項目稅收優惠政策,為分公司大幅降低經營成本。
分公司控資金、降成本、增效益,出色的財務工作為塑膠科技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科技創新,塑造企業發展魂
對塑膠科技分公司科技創新工作,分公司副總經理封雷最有發言權:“在塑膠科技誕生之初,我們就確立了高科技目標。我們的高科技主要是實現注塑生產的智能化、自動化。高科技是支撐我們企業未來發展的靈魂?!?span>
分公司都進行了哪些科技創新呢?
對物料流轉方式大膽創新。塑膠產品生產各環節存在大量物料輸送,以前主要靠人工完成,速度慢,效率低。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他們設計采用了集中供料系統。這一系統能不間斷、無人化作業,實現了物料輸送的自動化,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這是其一。其二是建立了碼垛機器人、AGV運輸小車等多種智能設備相結合的物流輸送系統,使產品碼垛、包裝、入庫等工作也實現了自動化。更為亮眼的是立體倉庫存儲方式的采用,產品出入庫完全通過計算機控制,更快速,更便捷,更準確,堪稱存儲方式的一場革命。立體倉庫的貨架一層一層,高高聳立,色彩鮮亮醒目的外表,稱得上現代時尚。
對主要生產設備進行改造。注塑機是塑膠科技分公司的核心中的核心,分公司搬遷項目組選擇的注塑機叫“二板注塑機”,這種設備體形小巧,占地面積不大,能源消耗低,采用了紅外納米加熱圈的高科技產品作為設備加熱系統,生產時可有效降低環境溫度,改善人工作業環境。機械手是注塑機的“標配”,搬遷項目組也對原有機械手進行了改進,采用了技術更先進、運行更穩定的新型機械手,最大限度發揮了設備的功效。
搬遷項目組重要成員、機動部經理連文龍稱以上創新是塑膠科技分公司搬遷再造的最大亮點。(未完待續)